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51章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151章彼竭我盈,故克之(1 / 4)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儒家重视养气,而曾国藩就是养气的行家。

历史证明,优秀的君王都善于养气,克制心中的愤nù

,需忍戒躁,在众多臣子杂乱的声音中,保持内心的淡定,正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只有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克而胜之。

若是被臣子激怒,激怒之后,往往会失去理智,从而落入臣子的算计中,最后往往输了。

不论在何种情形之下,都是保持冷静,不被各种情绪左右,才能趁机反击,克而胜之。

文臣们,一个接着一个说着,而赵朴则是一旁听着,一开始还有些表情,可是渐渐的没有了表情,他在等待着。正所谓,“彼竭我盈,故克之”。

朝堂上争斗,正如同行军打仗一般,敌人强dà

的时刻,最好避开敌〖\中文网

m.top.人锋芒;而在敌人虚弱的时刻,出手攻击。朝堂之争也是如此,在这些文臣,气势汹汹而来时,最好避开;而在文臣气势衰弱到极点时,则主动出击。

在君王与臣子的对决中,赵朴有信心坚持到最后。因为他是年轻人,十七八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刻;而这些大臣,年轻人是少数,因为资历不够,而垂垂老矣的老朽,则是占据了多数。

一天下来,辩论不断,年老的真的受不了。

当一天下来,这些老大臣精力耗尽,有些吃不消的时刻,他出手的时刻就来临了。

恍然间,赵朴有些明白,为何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明清大臣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这种变化,后人归纳为君主专制的加强。

如今赵朴当了皇帝,总算明白了其中含义。

在唐代时,是世家纵横的时代,皇帝对于世家是既防备,又利用,那时君臣关系比较和谐,可以坐在一起谈论;而到了宋朝,君主专制加强,君王坐着,臣子站着,是为了造成一种气势,造成君王高高在上的气势;

而到了明清时代,大臣们都是跪着,清朝的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有特别的护膝。方法有些缺德,可是效果却是显著的,至少跪的时间长了,身体有些疲劳,一些老年人身体更是吃不消。

在这种情况之下,谁还会像宋朝这样磨磨唧唧,弹劾这个,骂那个,还与君王对峙辩论。自然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说话抓关键,干净利落,办事效率也提高了。

而皇帝们也是轻松了很多,总算是不用听那些废话套话,无用话。

…………

为了勋章制度,大臣们还在继xù

的争吵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