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普天之下> 第四十四章 三年之约㈣

第四十四章 三年之约㈣(1 / 5)

新的蒙古可汗确立了。

耶律楚材是在所有支持窝阔台的臣子当中,是最真心实意的。他感到自己发挥才干的时刻到了,趁着窝阔台高兴,急不可耐地向窝阔台奏了一疏《便宜一十八事》,这封奏疏内容很广,包括了官吏设置、赋役征收、财政管理、刑法执行等许多方面,并且特别指出当时官场上盛行的送礼之风为害不小,希望下令禁止。

“吾图撒合里,如果是自愿馈赠的,可以不追究吧?”窝阔台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送礼也是一个道理,积少成多,不仅会带来一股不好的风气,而且官员之间一定会互相攀比,争相巴结上官,而上官得到贵重的财物,恐怕会给送礼者好处,徇私舞弊,这对国家不利。所以官员之间送礼,是蛀政害民的开头啊,哪能听任不管呢?”耶律楚材反对道。

窝阔台听了没有反对。

但是耶律楚材的一系列主张却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近臣拜答儿却说:

“汉人无补于国,我蒙古占据河北多年,如今府库中并没有多少钱银,如此可见,汉人无用。不如杀掉汉人,将田地变为牧地,让河北都成为我们蒙古人放牧的牧场。”

这是个骇人听闻的计划,耶律楚材强压住心头的怒火,躬身奏道:“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一万锭(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

他抓住窝阔台想增加财政收入以更好地推进军队扩张的心理,窝阔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一万锭?耶律楚材,你说得倒是轻巧,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有人表示怀疑。

“你这军民分政之策,完全是混帐之策。我蒙古本就是千户制,千户既管军又管民,若是军民分治,岂不是让大权旁落吗?”又有人反对。

“就是嘛,这完全是胡涂之法。”更多地人反对。

众人在帐内你一言,我一句,纷纷数落耶律楚材的不是。而耶律楚材据理力争。毫不退让。

赵诚在帐内看着有趣,在他看来,这军民分治才是关键点,因为一旦军民分治,各地掌兵权贵的权力就会受到限制,进而自己地腰包就会瘪下去。耶律楚材的主张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制,不管是治权、财权都收归中央汗廷。

“不儿罕,你说说看。你有什么主张?”耶律楚材求助于赵诚。

赵诚想了想道:“大汗,吾图撒合里的主张臣完全赞成。首先,拜答儿说汉人无用,完全是一派胡言,臣在西域治理河中府主政多年。为蒙古贡献多少财赋?昔年我等随成吉思汗经略西域。也有人主张悉空人口,将田地变成牧场。可是成吉思汗听从臣的主张,所以才有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