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逼上梁山> 第九回 我当为圣贤

第九回 我当为圣贤(1 / 6)

“敢请陛下指教,臣洗耳恭听。”

李侗研究学问,向来讲究“融释”,即:凡遇一事,即当是就此事反复推寻,以究其理,待此一事融释脱落,然后循序渐进,而别穷一事。绝对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而闻李民要指证他学术偏见,不仅不恼,反倒眼睛冒光,身上浩然之气越发充沛,很是兴奋激动的请求指教。

李民闻言暗自称赞:果然不狼穷究事理的大学问家。

李民当下也越发的精神振奋,言辞恳切的说道:“如此,卿听我言∞闻卿言,顺天理,克人欲。甚有所感,皆以为言。然,顺天理之前,更营天理,克人欲之前,更应明人欲。”

李侗也是大学问家,闻言当然知道李民话中的意思。只是,李侗不明白的是,难道知天理,还有什么天理能比他以史为鉴得出的社会柱石三纲五常还要重要。明人欲,难道有什么人欲知道了还不应该克己束缚么?

故此,李侗当下秉着学术严谨,一丝不的态度,丝毫没拿李民是皇上就应该有所谦让讨好的说说道:“陛下知天理,明人欲何解?”

李民郑重说道:“天道无常,月有圆缺,洱海可变桑田。我人族自上古先民茹毛饮血,至刀耕火种,再至如今轮耕播种≈,上古先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群睡群出。至圣皇出,方有父氏传族,至女娲方有三媒六证,此皆是天道演变。故,天理非一成不变,实乃日新月异。若顺天理而不知天理变迁,彼时之顺天理,必成日后之逆天理。故,顺天理,必先知天理,更要与时俱进。”

李民一句与时俱进,真的把李侗给唬住了。

这要是旁个有学问,有着几十年的坚定信仰,或者是一个学问不够的,尤其是书本外知识不够的,听了李民这些话,绝对以为李民是胡言乱语▲李侗偏偏是一个大学问家,而且还是那种极度认真,穷究其理的大学问家。这李侗自己没事还给自己设问解答的辩证呢,何况是李民点出了方向。

再加上,李民丝毫没有驳论李侗的政见,而是加以延伸。其所说的,更是自然现象,以及历史人文,以这李侗的学问,自然知道这些自然现象,与中华父氏社会之前,有过女子掌权的女系社会,都是正确无误的。

很简单的顺着李民的话语引导,衍生出天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想法。这想法,很自然就与李侗几十年的学问养成的天理不可变的观点冲突。

而就在这两种学术思维造成脑力激荡之时,李民一句与时俱进,自然不亚于当头棒喝。

这就是千多年的见识问题啊。

李侗当即长身而起,毕恭毕敬的施弟子礼拜道:“谢陛下指点。”

李民当即也是一愣,没想到这个李侗的反应会这么大。却不知,这李侗乃是儒学宗师,最是讲究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