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高衙内新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2 / 10)

朝政因此他举宗泽的政绩为据来保他倒也合乎本职。当时御史中丞石公弼见毛注势孤其余的台谏官员却多半都有自己的靠山在朝中局势明朗化之前谁都不肯轻易明确立场当下只得跳出来以台长的身份上书劾奏宗泽罪状若干并指斥张随云和黄葆光有朋党之嫌。

这一本已经是直指高强和郑居中了立刻便使得局面扩大到不能收拾的地步。郑居中身为国舅在何执中去后他便是赵在宰执大臣中地头号亲信可以说赵离了谁也离不了他他自是有恃无恐当即便奏称石公弼意在起大狱以自求宰执其心叵测非谏臣正言正心之道不可居中法官——中法便是御史中丞的别号。

以石公弼的分量当然不足以与郑居中抗衡于是就好象武侠中高手出场地次序一样争斗一旦升级大高手们就一个接一个登场如今轮到门下侍郎张克公出手。张克公当年是凭借参倒了蔡京而登上执政的郑居中的说法好似在揭他的疮疤一样自然要加以驳斥说道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如今既然御史参劾宗泽便当依法下御史查究若真无罪者亦足以辨明其身何必要在朝堂力争?

其人持论虽似公允但却是用意颇深。一来张克公是完全从文官宦海中升上来的不象郑居中和皇帝有亲戚他的言论当然不能象郑居中那样咄咄逼人;二来这事倘若真下了御史台那就等于是石公弼的天下了须知这御史台地官司可不是那么好打的虽说是一班士大夫审案审的也是士大夫却不会真个与你讲什么温良

用起刑罚来丝毫也不会含糊甚至由于不公开审理大理寺和开封府来得更加残酷。当年苏轼乌台诗案时一听说下御史台审理立时就开始写遗书已经做好了刑毙当堂的准备可见一斑;历史上岳飞受刑之惨也是在当时的两任御史中丞何铸与万俟禼手中成就这就等于是所谓的“诏狱”一样哪里是人能进的!

大家同殿为臣彼此有什么打算都是心知肚明张克公这般说法当时便惹恼了叶梦得。叶梦得词臣出身在中书舍人知制诰位子上坐了三年整肚子里文章是好的也不用回家拟什么奏本当朝便大段议论批驳张克公其言铿锵有力出口成章连韵脚都是分毫不差。赵这皇帝也算极品。在龙椅上听得连连点头末了也不说谁有道理竟来指摘叶梦得有一处选词不大恰当金口给改了两个字复命人从起居注中抄录成文。

天子一言张克公只道皇帝认为曲在自己自然惶恐谢罪哪知赵却很是嘉勉了他几句反要高强为宗泽辨明其事只因毛注所参宗泽诸事。多半都是出自枢密院地政令。

说了半天到底参了宗泽是哪些事呢?

头一桩开边生事这条罪名最好用只要是边疆不宁那就可以扣到边帅的头上了。基本上大宋朝对外开仗无论打胜打败这消耗钱粮是一定地天下骚然也是免不了地一旦开边就是生事那就是一桩罪名了。如西夏作反其实党项人占据河西走廊立国是必然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