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304章 万象更新

第304章 万象更新(2 / 4)

地举荐步入仕途。十六文学网可是现在他们自己都烟消云散了,那些进士们的命运可想而知。因此,我打算在一个月后,重新进行一次科举选拔。你们两个人,要负起责来。”

武元衡与韦执宜二人出了班列,拱手应诺。

李世民顿了一顿。说道:“今后,但凡进士与进士及第,朝廷要予以更高的重视。常常有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因为在长安没有门第可以投靠,而最终名落孙山被埋没了。因此。礼部今后但凡收到仕人投来的公卷,一定要予以重视。因为往往投公卷地人。是没有门第附荫的,不要埋没了他们。”

韦执宜再次领命。

唐时的科举,就是这样地。本来考取进士或进士及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考上了,也不一定就代表你可以安然踏入仕途。经过了礼部主持的登科考试之后,还有一道坎叫做选试。而这个选试,就相当于现在的面试,由吏部主持。因此,这其中的客观因素就比较多了。如果有名仕达官的强力推荐,自然是容易引起注意也容易通过一点;如果出身寒微,那就要靠真zhèng

的才学和实力来打拼。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最多只能到达官贵人的府上去当个幕僚,再辛苦地经营自己的仕途。这些年来,大唐的各项制度不断腐化,仕绅豪门都在极力推荐自己的心腹门人然后方便自己拉帮结派。因此,大唐的官员素质也开始变得良莠不齐。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在整饬了长安地豪门仕绅以后,又对吏部和科举如此重视的原因。他就是想从根源上把好人才这个关口,最大程度地保证朝廷所吸纳的,都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正说到这事的时候,谏议大夫陆贽站了出来:“太子殿下,臣有话讲。”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心想你终于要献上第一条劝谏了么?

“讲。”

陆贽朗朗说道:“臣以为,殿下刚刚所说的要在一个月后重新举行科举选拔,不太妥当。”

李世民眉头微皱:“理由呢?”

陆贽说道:“历来,科举的吏部选试,都在春季进行,故也称春闱。这是天下读书人都密切关注的大事,而且一直都是按例在这时候进京赶考。殿下突然宣bù

要在一个月之后举行重新考试……我大唐幅员辽阔,许多远居异地的读书人根本都来不及赶到长安。这对他们来说,极不公平。而且,这也会打乱既有的规则,给天下的读书人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这也是对皇帝陛下之前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种否定。因此,微臣以为,此事断不可行。”

李世民心中一笑:好家伙,第一天上朝,就给了我当头一棒。

不过他也清楚,这一回的确是自己思虑欠妥了,于是说道:“陆贽的提议,诸位以为如何?”

薛存诚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