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红色警戒之民国> 第654章 攻占夏威夷

第654章 攻占夏威夷(1 / 10)

当太平洋战争趋于结束时,中华统帅部的将领们就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代价迫使盟军投降的问题提出了种种主张。潜艇部队中许多人认为,要象德国潜艇封锁英国那样,只用潜艇,一鼓作气,封锁到底,就能完成打败盟军的任务。

参加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和军事专家相信,原子弹一经问世,盟军势必无法长期坚持下去,特别是中华有了可以携带原子弹的环球霸王重型轰炸机,占领了马绍尔群岛,并在那里修建了可以直接空袭美国纵深的机场之后,盟军的投降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还有人认为,苏联已濒于失败,高加索地区也在中德的合击之下摇摇欲坠,这无疑是对盟军的最后一击,使盟军感到再顽抗下去也是无益的。

显然,上述的几种观点各有其合理的部分。大多数的中华将领和中华政斧要员,不是持有其中的这种观点,就是持有那种观点,或者主张把这几种意见结合起来考虑。

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把以上三种主张分别称为海军制胜论、陆军制胜论和空军制胜论。可是,必须正确理解,这是一种概括的说法,决不能把这三种主张中的任何一种看作是由某一个军种或部门提出的。

陆军制胜论者认为:为了动摇曰军的抵抗意志,进攻盟军本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这种观点已为战争的历史所证明。在以往的战争中,只有入侵部队占领了某国的大片领土(往往包括首都),才能签订城下之盟。陆军的这种理论,在中华占领夏威夷之后,更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在小笠原群岛(硫磺),曰本的平民百姓甚至宁可自尽也不肯投降。这种狂热的效忠行为,使许多中华军官确信,只有实际上占领了曰本本土,才能迫使曰本停止战争。

而夏威夷,恰好和小笠原群岛相反,不管是夏威夷的土著还是在那里居住的美国人,对中华的到来除了不满之外,并没有以死相抗的举动。相比较,其实他们更恨曰本人。因为当年是曰本偷袭了珍珠港,导致几千万吨的重油被引爆,摧毁了大半个瓦胡岛,不管是美国人,还是土著,都死伤惨重。

这是中华太平洋战区在中兴十七年春季,拿下夏威夷群岛后,岛上居民的反应。如今的美国已经被彻底赶出了太平洋,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势力,无一幸存。导致美国的西海岸,直接面对中华的兵锋。

海军制胜论者认为,根据海上战争的历史来看,通过海上封锁,就可能战胜盟军。曰本也和英国一样,最怕破坏他们的海上交通线。曰本是个岛国,人口过剩,仅仅依靠国内的资源根本不能进行这场现代化的战争,它是完全依赖进口的。

曰本为了毫无阻碍地从荷属东印度获得石油、橡胶等重要战争物质,不惜以它在亚洲的既得利益为赌注,悍然与中华开战,当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