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权倾大宋> 第八五九章 两银法顺利试行

第八五九章 两银法顺利试行(1 / 3)

手机阅读

不能不说,王秀让欧阳澈独当一面,的确是慧眼识才,连钟离睿也没有出知大镇,一跃成为节臣的机会,仅仅外放一任通判,任期还没有满,就被调回来救火。

要知道短短八年时间,欧阳澈连大县经历也没有,一直在朝廷担任文学侍臣,就直接出镇成都府,还兼差成都府路漕司,引起的非议是极大的,伯乐没点气魄肯定不行。

欧阳澈没有辜负王秀希望,他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刚刚到任就树立自己的权威,从乡民和某恶霸入手,一阵眼花缭乱的手段,恩威兼济,顺藤摸瓜,打击了一批顽固的势力,却又恰当好处地收手,没有引起大的反弹,初步打开了路子。

然后,并不急于大规模实行,而是从乡间小民的土地入手,让小民尝到甜头,毕竟取消了身丁钱,让人剩下一大笔钱,在生子添女就不用那冤枉钱。

不要小看每年的那点钱,每个人乱七八糟加在一起,每年也有三百文,一家有几口人啊!绝对是不菲的花销。

循序渐进一段时间,他就突然爆发,公然宣布取消成都府路支移。这可是大事啊!等于给了大家天大的好处,不要寻常人家惊喜万分,就是大户人家也乐在眉头。

干嘛?支移也很简单,那就是每年上缴的赋税,由官府说了算,给你指定上缴钱物送到某个地方。

要说财货不定,钱粮两说,这里面的猫腻可就更大了,比方说农户种了庄稼,只能缴纳粮食,官府非得要你缴纳银钱,你还得拿粮食换钱去缴纳,粮食和钱转换间,猫腻可就出来了,不法粮商利用这段时间,大肆压低市价,吃亏的还是升斗小民。

就算你是商人,有的是银钱不怕,那就好。你是粮商我让你缴纳丝绢,你是工坊主更好,那就缴纳粳米,反正是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更过份的是,让你自己把缴纳的赋税送到指定的库房,有的需要缴纳到州治,还有北边的县,非得要送到南边的县,路途上车船脚力花销,绝不是小数目。

就算你想你雇人雇车运着粮食去?那就有点不太可能,沿途的公人能鸡蛋里剔骨头,就让你自个去不成。

既然你去不成那就好办了,官府为你代劳了,只要你缴纳脚力钱、车马钱等等名目的费用,一切都不需要你麻烦,官府客客气气地为你上门服务。

就这样玩,你缴纳价值一贯钱财的赋税,那就得付出一两官银,路途转运费用,本来要几百钱,那你还得额外给点茶水钱。哦,看是一贯钱等同一两官银,里面的猫腻更多,大宋通行货币并不是白银,你还得折算成铜钱或交子,银贵钱贱啊!你又会被狠狠地刮一层油。

可以说支移是正税外,最大的盘剥名目,比那些杂税还不得人心,民间屡屡有声音抗议,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