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伐清与殖民> 第539章 环东海(四)

第539章 环东海(四)(1 / 3)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

岁月,对人来说,是一样人捉摸不到的东西,然而,就是这样东西,使人更珍惜自己的时光,岁月像那肥沃的土地,为种下梦想的辛勤耕耘者,成长出照亮现实的光。

十年时间匆匆过去,对于华夏、对于美洲,这是十年的为梦耕耘。

再站在中美洲都司巴拿马城的美洲最初四大帅,正是这辛勤耕耘者的典范。

十年的时间,十年的操劳,年纪最大的高文采,如今已是垂垂老矣,霜白的鬓角,如枯树一般的脸庞,还有那已经佝偻的身子,说是八十岁的老农都不为过。

但坚毅的眼神,还有那怎么也掩盖不住的钢强,又让高文采爆出他实际年龄刚刚接近六十,也不会没有说服力。

高文采老了,手上更是拄上了拐杖,旁边是老牌美洲四大帅年纪最小的郑列,也成为了一个三十而立的大汉,相比十年前,郑列不再那么的偏执,但眼神中更多了几分成熟。

至于郑成功与王晓,两人也是步入中年。

如今再看巴拿马城,由远到近是车水马龙的港口,川流不息的海船,海面是数不胜数的飞剪船、盖伦船,以及军舰,穿插其中的才是渔船,可高耸的飞剪船、盖伦船、军舰的桅杆,完全掩盖住了数量众多的渔船的光芒,让再多的渔船都是陪衬。

只因为飞剪船、盖伦商船、军舰的数量完全不比这些渔船少。

而这是巴拿马港口的一大亮点的话,那么密密麻麻的硬帆华夏式广船、福船、沙船、鸟船就是巴拿马港口的繁荣象征了。

华夏式几乎对等性价比高,通俗说就是物美价廉,而硬帆船甚至桨帆结合,更是代表着近海无与伦比的适航性。

这也是华夏发展到华夏历十六年、西历1668年,造船业已经进入了顶峰,全球再无相提并论之国,而传统的华夏硬帆船还会如此众多的根本原因。

“当当当~”

伴着响亮的铃铛声响起,本就船只稀少且没有一艘大船的一个区域片泊位,里面的船只赶快移出,更多的牵引船行驶向铃铛响起的方向,哪里竟然是一队三艘大型飞剪船的船队。

在牵引船的帮助下,三艘大型飞剪船通过相比周围拥挤的泊位,要显得与众不同的通畅的泊位上停靠,因为这是他们的专用泊位。

而就在三艘大型飞剪船的到来,专用泊位码头,已经拉起了一条条隔离带,在隔离带的空隙,是有序排列的人们,此类队伍又分左右两个区域。

左边庞大的排列队伍,多没有行李,手中多举着一个牌子,上面书写着“刘书领”、“巴拿马旅游”、“德兴民团”等等大字。

当三艘飞剪船完全停靠放下跳板之后,大量背着行李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