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科幻小说>文明的见证> 第1203章 生命

第1203章 生命(2 / 2)

很高的行星运行时,时而进入宜居带,时而又在宜居带外,这样也许对微生物还可以生存,但对于高级生命来说却是致命的。而且,即使形成行星,其轨道会由于多个天体引力的作用而被摄动,最终导致行星落入其中一个恒星中或被弹出系统。

聚星系统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行星所接受的恒星辐射能量。即使行星轨道与伴星在一个平面,其接受的能量也会由恒星之间的掩食发生变化。S.H.道尔在他1970年出版的《人类可以居住的行星》中估计,行星接受的能量变化达到10%也不会影响居住环境。这个是有太多争议的问题:太阳的能量输出变化远远小于此数字,但却造成了气候变迁,最终影响到了生命种属的变化。

其它类型的恒星系统,如存在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天体的系统更不适合生命产生。而对于疏散星团或者球状星团的附近空间,将会有更多的辐射和粒子,太多的引力变化影响行星轨道。球状星团的另一个不利之处就是它们由古老的恒星组成,因此缺乏较重的元素,正如我们所知,重元素不仅提供了生命的栖息环境,同时也是组成生命的重要部分。

对嗜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的发现需要我们用与几年前不同的概念重新考虑“宜居带”。宜居带常常被限定为动物的宜居带,而那些嗜极端环境的微生物只需要很少的化学能和水就可以地下深处。而这样的环境可以包括宜居带以外的行星、卫星甚至小行星的近地表。

虽然根据詹姆士·卡斯廷的计算,火星处于宜居带以外,但最近“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号探测器对火星的探测表明,在非常浅的火星土壤下面有冰的存在,这样,火星表面就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相似,在冰粒表面的水膜和冰下的液态水中,就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因此,火星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划为“宜居带”里。另一个例子就是木卫二,它可能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海洋,这样,产生和孕育生命的机会就大大增加。由此可见,即使是处于宜居带外面的星体,它仍然有可能提供一个生命产生的条件。

我们的总指挥吧,他还是比较可爱的。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当上总指挥的。在我看来,我们总指挥,数学不行。自己有多少兵,数不过来。至于战术战法,一般般。看样子,他个人能力比较强,人高马大。不知道我们总指挥是装傻还是真傻。

而且,我们总指挥比较大条,呵呵呵。干什么事儿,手一划拉,就你们这些人,具体几个从来不数。而且,干啥事毫无计划,想到哪,干到哪,兄弟们挺难的。

“总指挥,敌人打过来了!”。

“呵呵呵,兄弟们,跟我上!”。

总指挥,总指挥,回来,你不数数人数?敌人上千人,我们就十来个人,你让我们往上冲?兄弟们真是不太敢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