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古代科举之路> 古代科举之路 第51节

古代科举之路 第51节(1 / 4)

秦遇气闷的看着诗赋题,发现这次诗赋题限制了范围,让他稍微顺了点气。

他先把算学,杂文答了,算学是他的强项,他几乎没有错漏,等他答杂文时,贡院里突然传来两道虚弱的喊声,很快又没了。

后来秦遇才知道,那两道虚弱的喊声是考生濒死时求救的声音,其中一人还算幸运,捡回了一条命,另一人就没那么好运了。

而究其原因,是因为夏天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那两人也不知怎么搞的,午饭断断续续剩到晚上吃了,又喝了生水,导致肠绞痛。

去世的那一名考生据说先前就有些不好了,是坐他对面的考生说的,言是咳嗽,脸色泛红,应该是夜里受了凉。

艰苦的环境和体质降低,没抗住病痛,最后交代到了贡院。

当然,秦遇现在是不知道这些事,士兵们处理的又快又狠,根本不会影响其他考生。

秦遇开始答经义和律法题,他将时间分配的很好,把其他题都做完了,检查一遍后,刻意余下两个时辰来作诗。

他知道他第二次考试的诗赋不出众,那么这一场肯定要有一些亮点。

诗赋题目为“未明求衣赋”。

这句是出自《周书》“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注】

通俗点来说,就是形容天子特别勤恳爱民,日理万机。

夸就对了。

但读书人又好面子,所以又不能明着夸,要含蓄。而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当今天子跟以前朝代的明君放到一起。

有点儿那么一种,不说白,却要表达白的意思。

但是这需要考生对历朝历代稍微有点名气的皇帝有数,大致了解这些皇帝的生平和光辉事迹,不要犯了本朝的忌讳。

而了解这些,平时肯定要多看史书,多积累,所以这条“捷径”,也不是随便能走。

这对平民学子就难,人家也想看,可上哪儿找那么多书。

意识到思维发散,秦遇甩了甩头,把多余的杂念甩出去,专心作答。

作者有话要说:注:出自《周书》“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

第56章 乡试结束

乡试第九天的下午,烈日炎炎,空气中热意蒸腾,让人们的视觉都产生了扭曲。

然而贡院外却聚集了一大批人。他们像是不知道晒似的,拼命往贡院门口挤,被士兵呵斥了又退后,过一会儿又挤过去。

秦崇恩一行人和苏家大哥也在其中。

仆人有些担心秦崇恩,怕这么大的太阳把人晒出个好歹,小声劝着。

秦崇恩却摇了摇头,“不行,老夫没有亲眼看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