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仙侠小说>明月清风此夜> 第44章 朝传妖书

第44章 朝传妖书(2 / 5)

郑贵妃之子福王并非太子,怎能继位?”

沈鲤点点头道:“不错,圣上久未立储,致使朝中猜测不断,如今立储,皇上又犹豫不决,此为祸乱之始也!”

吕宋洋道:“如今天下大乱,皆由此事而起,乱由心生,治国在于治乱,治乱在于治心,唯有君臣一心,大明江山,方可千秋万世,长盛不衰!”

沈鲤赞道:“好一个‘治乱在于治心,治乱在于治心,唯有君臣一心,大明江山,方可千秋万世,长盛不衰。’圣上若能领会此意,那天下便可安定!”

他微一停顿,又道:“这份揭帖一出,顿时人心大乱。此外,不仅朱大人收到了这份蹊跷文章,之前一夜,妖书已经在京师广为散布,上至宫门,下至街巷,到处可见这片蹊跷文章。”

“《续忧危竑议》究竟写得是些什么呀?”

朱书媱目光一闪,脱口问道。

“两位有所不知,《续忧危竑议》假托‘郑福成’为问答,文中所谓‘郑福成’,意即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当成太子,继承大位。”

“书中还说,皇上立皇长子为皇太子实出于不得已,他日必当更易;启用朱赓大人为内阁大臣,是因“赓”与“更”同音,寓更易之意。”

“此书大概只有三百来字,但内容却尽是祸国殃民、扰乱朝纲的妖言,在京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此书“词极诡妄”,故众人皆称其为‘妖书’。”

听到此处,吕宋洋眉头一皱,道:“在下尚有一事未明,还望大人指示。”

沈鲤目光落在吕宋洋面上,道:“请讲!”

吕宋洋道:“如此妖书,何故一夜之间,传遍京城,难道就没有抓到那投书之人么?”

沈鲤黯然摇首道:“如此蹊跷文章,震惊朝野,大雪之夜投递,却不见足迹,来无影去无踪,真是居心叵测,可怖至极啊!朝廷动用锦衣卫、东厂、西厂,犹未能找到这投书之人。”

“有人说是江湖之人所为,亦有人说是满清金兵所做,可是却又没有任何证据,是以未能找到凶手。”

沈鲤在讲述此事之时,面带憎色,痛恨至极。

此时他面上的惊慌,也不无缘由,原来这妖书案,在六年前出现过一次。

当时是万历十八年,著名大儒吕坤担任山西按察使,在职期间,他采辑了历史上贤妇烈女的事迹,著成《闺范图说》一书。

当时宦官陈矩出宫时,看到此书,便买了一本带回宫中。

不料,郑贵妃看到之后,想借此书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于是命人增补了十二人。

书中,以汉明德皇后开篇,郑贵妃本人终篇,并亲自加作了一篇序文。

此后,郑贵妃便指使伯父郑承恩及兄弟郑国泰重新刊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