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再兴南唐> 第一卷 牧宣州 第17章 善后(二)

第一卷 牧宣州 第17章 善后(二)(2 / 4)

儿在眼前秋波流转,真个觉得虚火上升,不由地猛吞了几口口水。

许美兰感受到了李丛益的火热目光,不由地心慌起来,倒没了刚才那股爽利劲,“国公爷召奴婢来,不知有何指示?”

许美兰的气势下子软下来,李丛益登时便想上前去搂住人,只是大门敞着,也怕有人突然闯进来有失国公大人形象,也只好强自忍住男女念头,便把治军财源一事和许美兰稍稍分说。

李丛益来这个世上后,便想要保住富贵,便得要有兵有权。这样就算到时投降赵匡胤,也能有个好位置。宣窑这事发生后,李丛益就把整军这事排上了日程——尽管基础还不牢,但确实已经不能再等了。

在昨天夜里,李丛益已经召集侍卫队开完会,讲了下李丛益的打算。接下来,李丛益打算整编胡元和董经业的两个营,现以遇袭事为由再新建一个亲卫营。营指挥分别由国公府的三个队长谷大壮(侍卫长兼队长)、杨飞和王大木担任。本来李丛益是想先整编胡元的营,但没想到宣窑此行的收获这么大,便先整编了董经业的营。同时,新建亲卫营的事便也可以操作了。

但问题是治军的开销实在是太大了。在军队装备上,原来董经业的营,所有装备可称简陋,不过是刀枪弓弩盾,着甲更少,披软甲者不足十一,更未见着重甲者。这样的装备,也就打打山贼,遇上宋朝的重步兵,只能是被碾压的份。但指望着府里掏钱来加强的话,那就是妄想了。李丛益自己就是刺史,府库有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这样李丛益就是额外想办法掏钱出来才行。

“由国公府借钱给刺史府,再定向由国公治军使用?”许美兰略一沉吟,“从宣州府到宁国军流程太长,便有一二人作梗,便要被扒层皮。”

“所以国公府到刺史府,只以刺史府出具的债务凭证,先约以五年为期,每年须付利息,到期再还本金。而本公便需另建一内库,专司治军之用。”

一想到又要增加一大块工作,而现在各个地方都要人,募人的速度比不上外派的速度,许美兰不由的眉头紧锁。“账内打算放多少启动资金?”

“大概三十万两吧。”

“什么?”许美兰一惊。现在国公府的总管,表面上还是罗正文他老爹,但实际上现在许美兰相当于会计,罗老爹相当于出纳。除了那些常例用度,国公府内库的大笔额外开销,没有许美兰的字,那是万万不行的。因此,许美兰对李丛益有多少钱,比谁都清楚。李丛益现在内库里也就不到二十万两现银,这还没有刨掉即将要划给宣州瓷业的4万两股本金。

“不必从内库划转。”李丛益得意的一笑,“本公另有来钱处。”不消说,当然是苏安平的藏银了。至于决计找不着之类的说辞,李丛益嗤之以鼻。

许美兰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