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狂狮少帅> 260 隐藏致命一击

260 隐藏致命一击(2 / 4)

进攻失败会立刻组织反抢,前场球员的反抢是给助攻上来的后场球员回防时间,一旦第一时间抢不下来,前场球员也会在后场防守布置完毕后后撤回去。

两队前二十分钟踢得比较谨慎,毕竟是小组赛第一场,小心无大错,往往兴奋过度一上来就打得奔放无比的球队。下场都死的很惨。

冠军杯是一个更考验耐心和经验的舞台,越成熟的球队,才越有机会。

奥德里奇看了二十多分钟,心里谈不上失望,但对这支埃因霍温的感官就是:不过尔尔。

他想见识一下荷兰的全攻全守。在这个时代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全攻全守战术不只是从字面上理解所有球员参与进攻和防守,其精髓在于角色转换。

譬如后卫带球向前进攻,能做中场球员的活儿,也可能完成前锋的活儿,在战术上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这种三线进攻角色转换更难的地方在于防守,后卫冲上去了,身后的空当谁来补?如果中场球员冲到了球门前形成威胁却遭遇对手打反击,就需要位置靠后的前锋第一时间完成角色转换,去填补中场防守漏洞,其他位置原理相同。

这对球员的要求太高了,究竟高到了什么地步?

全攻全守之父米歇尔斯亲口说过:要让荷兰全攻全守的战术完全发挥出来,那么,阵中至少需要七名世界级球员!

七名世界级球员,这是至少!

没有一定能力级别的球员,是无法理解或即便意识上能够理解,但能力上却无法做到全攻全守的要求。

很遗憾,这种战术理念的要求太高,以至于荷兰足球靠其辉煌过之后便再无人能发扬光大,即便是荷兰豪门,也玩不起这种前锋可以打后卫,后卫可以打前锋的高自由度战术,至于荷兰国家队,也坚持过这样的打法,可没有绝对数量的世界级球员去执行,场面可以打得行云流水,但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因为这种给球员高自由度的战术,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就有可能引发大崩溃。

全攻全守战术理念是理想化的,却也很难再有生存空间,其最原始的战术理念首先就会遭到球员的抵制:你让世界级前锋在比赛中突然变成中场球员,有几个人会乐意?

不过被誉为足坛第三次战术革命的全攻全守,还是给后来者提供了新战术的思路,去掉其中理想化的成分,借鉴实际可行的特点来打造球队是很多教练钻研全攻全守的目的。

奥德里奇就可以大方承认,米尔沃尔进攻变化多端的很多球员跑位和换位,角色模糊化多样化,就来源全攻全守战术理念。

其后的“宇宙队”巴塞罗那,其战术精髓也有全攻全守的影子。

埃因霍温打不起全攻全守,表象的11人进攻,11人防守,这与真正的荷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