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我的剧组非人类> 第九十三章 用人是门大学问

第九十三章 用人是门大学问(1 / 4)

“唔,知道了……没什么,都是小事。”

办公室里,李闲云放下电话。

他们终于还是分手了啊。

只是没想到竟然还和自己有关。

林晓宇终究是有些冲动了,他的话被某些人听到,然后送到了自己耳朵里。

但李闲云不打算因此怪责林晓宇。

年轻人,谁还没点火气?

林晓宇很敬业,不喜欢这种拍摄方式也能理解,说错几句话不是大事,李闲云不打算计较。

至于蒋兰雯……李闲云本来以为她会来找自己,但是没来。

或许她自己心里也有疙瘩吧。

摇了摇头,李闲云继续工作。

打包艺人和造神柳书文,使得技术部的对外合作成功推行,易胜新模式的推广计划也得以真正展开。

而在和苏海莉的交谈中,李闲云也意识到继续自己总导的做法,确确实实限制了导演们的发挥。

老板的喜好会影响公司,因为老板不喜欢科幻片而导致公司不接科幻片,这是李闲云知道的。

但他忽略了一个反面,就是老板喜欢的,也会逐渐成为公司的标准。

这就是风格雷同的一个核心原因。

李闲云的介入,使得公司许多导演在拍摄时必须考虑李闲云的喜好,这是很不好的。

也许自己是该进一步放手让导演们发挥自己的长处。

但这种放手也不是随便放。

知人善用,才是正道。

李闲云自己拍片的时候,有一种大而全的倾向。他喜欢大全景,有一种宏伟大气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是老板,总揽全局,喜欢从整体考虑。另一方面他卖大特效,而全景展现内容多。还有一方面就是鬼是他的,配合度最高,他会本能的将鬼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所以他拍的片子,多宏大华丽,但在爱情等很多方面就有所不如,不够细腻,也不容易体现人物,所以不容易造星。

相比之下,董梓欣更加细腻,还有些少女情怀。她拍爱情片不错,她的镜头多舒缓,节奏相对较慢,对人物的挖掘比较出色,拍摄时也多中近景和特写。

所以她适合获奖片,文艺片,爱情片,又或者其他商业背景下的人文电影。

容大升则又不同,这哥们导演系毕业,剪辑师出身,摄影擅长,剧本一塌糊涂,所以他拍片子的时候,剪辑特别凌厉,变化很快,恨不得一秒钟刷刷刷十几个镜头,导致拍摄成本也高,剪辑费功,典型的商业大制作模式,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培养潜力的,只要他性子再收一些。

所以这货还是比较适合无脑商业大制作的。

许涵则比较怪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