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非正常音乐家> 第565章 不愧是杰哥,够阴间!(求订阅~月票~)

第565章 不愧是杰哥,够阴间!(求订阅~月票~)(2 / 6)

东西。

或者是一些有颓废,冰冷,阴暗,压抑的内容。

说起哥特风格的人物或者艺术作品,其实很多人都看过。

比如《剪刀手爱德华》。

在音乐上,则会疯狂的采用大量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仿佛对一切传统音乐的内容极端藐视,在表演的时候,也需要有一种偏激的狂乱,去展现独属于哥特的生命与爱欲的荒凉。

但这种疯狂,恰恰是需要极其细腻精巧的冰冷美感做基底的。

不是撒泼就可以做到。

正如李少杰在训练霍子航的时候那般。

这种偏激的狂乱,不是无脑降智的疯狂。

而是一种极致理性的,偏执的疯狂。

这才是哥特式音乐艺术令人沉迷的地方。

它不是生化僵尸。

更像是汉尼拔式的人物。

正是需要无比的细腻,用细微之处的冰冷美感去诠释。

才能更好的为这一场音乐剧做好陪衬。

舞美的设计,重中之重。

所以,服道化的师傅会非常虚心的来请教李少杰。

“烛台是不错,但你这个烛台与墙壁连接的这个烛台座设计的就有点浮夸了。”

李少杰皱着眉,看着手里烛台后面与墙壁连接的装饰。

好tm大的一个恶魔头

摇了摇头,有些为难的开口说道。

“我知道你很想尽全力的从细节处为表演服务,但实际上太过于浮夸的设计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我也知道,但是如果不浮夸一点,这烛台这部分的细节并不会对观众有多少影响。”

道具师也不恼,而是挠了挠头,苦笑的说了一声。

李少杰点了点头。

师傅说的也确实是问题的所在。

之所以音乐剧服道化极其重要,正是因为音乐剧是需要着重展示故事内容的。

代入感十分重要。

而音乐剧的代入感从哪里而来?

是演技?

是音乐?

其实更多的是服道化。

也就是舞台布置,场景设计,靠着一个又一个道具上的细节,去对观众产生一种暗示性的引导。

比如你在舞台中间放一个太极标志的丹炉,牵一头牛,上面坐个童子,摇着蒲扇,吹点干冰在舞台面上,主角登场再穿一身古装,手持长剑,音乐里敲几声编钟。

观众们就很容易代入到一个类似于古风仙侠类的故事背景之中。

如果这种暗示性引导的元素过于渺小,就很难让观众产生“场景共鸣与代入”。

但如果设计过于浮夸的话,从整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