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源头(2 / 4)

和饮用水,有了这些,即使失去联络,也能及时地进行互救与自救。

出发前两个组商量好,大家以这个洞穴为中心,分别背向走出四公里,再顺时针旋转一个半圆。大家在各自的半圆内展开考察考古工作,不至于在地形上交叉重叠。两个小组约定,大家最迟在日落之前返回营地。

同时两个小组商量好,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通过对讲机进行呼叫。如果对讲机没有信号,便向空中发射信号弹。

由于这次考察考古的目标单一,就是寻找地下河的源头,因此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也主要围绕这个地下河的入口展开。任务明确后,大家分头展开。

叶教授那个小组是西偏南,然后在两公里处旋转到北偏西,再继续前行至东偏北折回。

温教授与王珂、叶偏偏分配的方向是东偏北,同第一小组一样展开。但是一出门他们就发现一个问题,直接向东偏北就必然走到520高地上去了。因此必须错开山脊,而绕道向左,就是先向北,顺着下面的时令河,穿过当时按方位角行进所攀下的那座四五十米高的石崖,再绕回来,走到东偏北的方向。到达两公里后再转向南,最后在西偏南的方向,回到洞穴来。

两个小组相当于在这个区域画了一个圆。

温教授这个组,一路上走走停停,这条时令河向东而流,东面应该说是下游。此时的枯水期已经到了,但河水依然在流。浅的地方不时看到地下一个个小水洼,最窄处,一步就可以跨到对岸。

当走到那个所攀下的四五十米高石崖下,王珂抬头向上看看,并指给了温教授和叶偏偏两人看。山崖上此时正停着一只鹰,爪子下抓了一只不知是鸟还是山鸡之类的东西,正在那里啄毛准备开吃。

此时的深秋,草已开始渐黄。和煦的阳光照在山崖上,让那只鹰格外醒目。

这是他们今天看到的第一只生物。“温伯伯,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森林里没有动物?”叶偏偏打破了沉默。

“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问你爸爸!不过我可以简单地和你说一下,动物以食物的种子为食,而粪便又为植物提供了养料,并帮助传播了种子。动植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如果动物少,一定是这里的平衡被打破。比如这一片植物较少,可提供的食物较少,所以动物们都跑到更远的森林里去了。”温教授侃侃而谈。

“那很奇怪,我们刚刚从那片森林里出来,小鸟也出奇得少。”叶偏偏还是在问,“难道小鸟也去冬眠了吗?”

“不对,小鸟还是有的,你那看悬崖上,不就有两只吗?”王珂指着那只山鹰。

“那只有一只啊,兵哥哥。”叶偏偏也不服。

“山鹰脚下不是还抓的有一只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