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发现(2 / 4)

,还要便于发放,这些刀币正好证明了屯留村驻扎过军队。”

温教授看了看地上的这具骷髅,还有身边已经烂成腐泥的简牍。自言自语说道:“他又是谁呢?”

史书记载,公元前226年,秦国破赵后,大军驻扎在了易水河的西岸。易水位于燕与赵之间。燕太子丹为了救国,礼贤下士,网罗了不少人才。麾下有三大勇士:夏扶、宋意、秦舞阳。

特别是秦舞阳,是燕国大将秦开的孙子,十三岁时曾杀仇人于闹市,太子丹不仅没有判他的死刑,还收留了他。后来太子丹的谋士田光,推荐好友荆轲,这才制定了荆轲刺秦王的救国大计。

荆轲为人沉稳,被田光吹嘘的武艺高强,应是刺秦不二人选。秦舞阳最威猛。所以秦舞阳陪荆轲刺秦时,只有十三岁。

最后还缺少一个见秦王理由。正巧,原秦国将军樊於期因参与谋反而叛逃燕国,被燕太子丹收留。太子丹定下刺秦大计,荆轲请求以樊於期首级与割让庶地督亢的地图(就是西山东面的高碑店一带)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利行刺。

樊於期获悉,当即自刎而死,献上自己人头。

然后秦太子丹,亲自送荆轲和秦舞阳数十里,手持樊於期人头和庶地督亢地图,到此易水河边,准备坐船西去刺秦,从此留下那首“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千古绝唱,并令夏扶埋伏重兵于屯留村准备接应。

谁知道,后来秦舞阳一上秦朝大殿,便瑟瑟发抖。引发泰王怀疑,导致有了防备。秦王让秦舞阳留步,只准荆轲一人上殿。这样一来,荆轲一手捧樊於期的头,一手拿地图,手忙脚乱,再加上他武功一般,虽然图穷匕首见,却导致刺杀失败。

此人会是逃回来的秦舞阳吗?或者是带兵埋伏于屯留村准备接应的夏扶?

刺秦失败后,秦国有了灭燕国的理由,屯留村的兵马作鸟兽散,夏扶也不知去向。倒是有野史传,说秦舞阳是故意在大殿瑟瑟发抖,频频给秦王使眼色暗示,刺秦失败后,还给秦军带过路,被人骂作“燕奸”,后来便遁入山中不知所终。

夏扶不识字,而燕太子丹手下,只有秦舞阳和谋士田光识字,而知其此处藏金处,人数不多。此具骷髅,必是二人之一。

对了,秦舞阳走时,燕太子丹曾摘下颈上一块玉牌,亲手挂在秦舞阳项上,以佑二人平安。此人无此物,当是田光。

然而敢下这深井,有谋还需有勇有胆,那应该是秦舞阳,难道还有第三人吗?

温教授这样一分析,众人皆糊涂了。而王珂却在心中暗叫一声惭愧。原来自己送给吴湘豫的那块古拙的深墨绿色玉牌,竟然是燕太子丹佩戴过的,现在可不能乱说了。

而面前这具骷髅,必是秦舞阳。

没有想到秦舞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