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罗马假日(I)(2 / 5)

那些根本不在乎他人究竟如何的人。

根本就未曾意识到那是他人的幸福,他人的喜乐,他人的悲欢——————他人的生命。

又或者意识到了。

意识到了却认为那是应当被牺牲的,那是可以无视的,那是值得被用来交换的,那相对于目的而言没有那么重要————————

又或者,根本就不重要。

甚至于让那些被牺牲的人本人都承认那些不够重要。

去承认自己的悲欢与幸福,自己的生命并没有那么重要。

阿尼姆斯菲亚曾对尼禄说过,他私以为那才是最恶的事。

为了尼禄而服务的阿尼姆斯菲亚就做出了这样的事,承担了数千人数万人的死亡。

那绝非他所能够担当起的重量,所以阿尼姆斯菲亚才总是将苦恼压抑在心中。

但那又是阿尼姆斯菲亚担当不起也必须担负的责任。

既便早早做好了准备,但当那份生命之重实际压到阿尼姆斯菲亚肩头之上时还是让他猝不及防。

简直如同挑好时机一般,像是狡猾的敌人那样趁着他最不备之时发起最猛烈的进攻。

甚至于尼禄想要替阿尼姆斯菲亚分担都无法做到。

那不是像重物一样能够轻松分给他人的“重量”。

不论出于怎样的动机,不论出于怎样的理由,不论迫于怎样的压力,最终做出抉择的,最终杀死他人的,始终是阿尼姆斯菲亚自己。

即便尼禄也从中感受到了责任,阿尼姆斯菲亚肩上所需扛起的重量也丝毫不减。

究竟什么算是善,什么又算是恶,阿尼姆斯菲亚只能得出自己的答案。

善恶本身也就是某人对某事所产生的主观的看法。

基督教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慕为罪恶,然而在希腊与罗马却又恰恰相反。

现代人因苏格拉底的死刑而捶胸顿足,但对于那时的雅典人来说,苏格拉底之死却是他们中的大部所希冀的。

也许阿尼姆斯菲亚的所作所为在他人眼中根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但至少在他的眼中却是足以让自己消沉终身的恶行。

可他又不得不去那么做。

————————阿尼姆斯菲亚的“善”是软弱而又渺小的事物。

阿尼姆斯菲亚那自由却又循规蹈矩的“善”注定无法胜过决心伤害他人的“恶”。

在“暴力”即被阿尼姆斯菲亚定义为“恶”的情况下,阿尼姆斯菲亚只能保证自己不被“恶”所击败。

一如他时常说给自己的那句“人可以被毁灭,但是无法被打败。”

但现在的情况下仅仅是不被打败还不够,想要完成某种功绩,想要让某物不被毁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