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第六章参观工厂

第六章参观工厂(2 / 3)

五级工你还可以凭借练习达到,但七八级工完全就是靠天赋了,别人能用手感觉几个丝的差异,而你只能靠工具测量,但工具本身又存在误差,到最后一百个里面能有一两个成为八级工都算不错的了。

到了钳工车间,易中海就带着李昭参观了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机床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最早的机床都有四十多年了。不仅如此,产地更是乱七八糟,有约翰牛的、有白头鹰的、有毛熊的、有高卢鸡的、有汉斯猫的、有脚盆鸡的,甚至还有边区造,整个一个万国机床大展览,进口机床最新的也是毛熊十年前的产品,还只有一台。

还有一些是自己仿造的,但仿造的还不是一个国家的,不知道性能如何,只能以后再看,不过就李昭看来,情况不容乐观。

看完这里,李昭心里不是滋味,想想自己穿越前用的,虽然是小厂,但也用上了五轴加工中心,哪像这些机械,出产地不同,使用的计量单位也不一样。

就拿汉斯猫和约翰牛两个国家的机床来说,同样都是将一个工件加工成同一个零件,你需要出两套图纸,这还不是让人无语的,最让人无语的是,两个计量单位转换时有可能不能被整除!不能被整除,你在单位转换的时候就人为的制造了误差,做出来的两个零件最终精度可能会差几个丝。说是做相同零件,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两台机床做出来的零件不通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轴承,正品刚刚好,设计时候用的是汉斯猫的标准,转成约翰牛的标准时,不能整除。看看小数点,机床操作不到那一位数,你就四舍了,结果轴承外圆差了四个丝,四个丝很小,仅仅是0.04毫米,很小。但你生产的这个轴承在使用的过程中,比正品就可能会少用了几个月,然后发现轴的磨损也比以往严重一些,其实这就是这四个丝导致的。

这还是普通点的零件,如果是飞机等需要高精度的零件呢?是不是感觉不寒而栗。看了看,李昭心里就有了解决方案,这对于他来说不难,但很麻烦,只能等正式参加工作之后,再慢慢解决了。

总之知道是一回事,重视和解决是另一回事,毕竟现在工厂里真正的高技术人才还是很缺乏的,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对普通工人来说很难。

在简单的参观过程中,李昭就发现好几种不同国家产的设备在生产同一种零件,特别是一款老毛子一几年生产的设备,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了,好家伙,没法看,本身精度就差,还是约翰牛的计量单位,生产的零件还是用的汉斯猫的标准设计的,完全沦为粗加工工具了,做的不好,还浪费原料。

当然这样的生产条件也是八级工受人尊敬的原因,这些机床,很多都只能进行粗加工,然后再让钳工根据图纸打磨,对于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就需要高级钳工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