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裴公罪 完结+番外> 裴公罪 完结+番外_136

裴公罪 完结+番外_136(1 / 3)

那厢蔡飏见裴钧来了,收了言语,调笑着道了一声:“哟,裴大人可来晚了,大清早的忙什么呢?”

这话赶着阅卷的当口说出来,便是暗指裴钧早怀异心想徇私舞弊,可裴钧听来却只是笑,一边往主厢走,才一边不疾不徐应蔡飏道:“哎哟,可别提了。我这手上可四下都是事儿呢,眼看是劳碌命哪,怎能有蔡大学士的清闲呢?”

只此一句,就把方才还神气活现的蔡飏,噎得一时无法接腔。

实则蔡飏此人,生平最不甘的事有两件:其一,是他从来都活在他老爹蔡延的雄翼下汲营跳脚,哪怕年至三十来岁了,也从未外放做官、独当一面;其二,是他虽一路升迁入了内阁,走的却是翰林学士晋升内阁随修、再逐年提拔的路子,手中从未有一日握过政务实权,待在内阁虽名义上掌理了大理寺,可最终给万事拍板定案的人,却还是他老爹蔡延。说到底,他不过是被他父亲插进内阁,替蔡家占了个票拟的权位罢了。

可蔡飏偏不是个省油的灯,逢人逢事儿总想亮上一亮,以表自个儿有真才学,并非只靠着爹在朝中立足,搁在几年前,就不是没打过翰林、宫学的主意的。只是最终没成罢了。

这翰林和宫学,自裴钧十年前还在青云监时起,就一直属赵太保辖下,曾一度让蔡飏很是吃味。虽蔡飏是个颇有学问的人,可相比起年过六旬、著述撰史的赵太保而言,资历却还算太浅,故肃宁皇帝生前便嘱咐:宫学、翰林二府,乃朝中机要,新帝登基后,依旧要顾命大臣之一的赵太保来统领二处,旁人不可随意插手。

赵太保为人保守,平日在官中未有鲜明政见,显是据职保禄、按部就班而已,虽无显著政绩,却也并无什么纰漏。多年来,蔡飏常在官中言语此事,意在表明赵太保没有作为,早是觉得姓赵的浪费了这个能挖金掘宝的位置。料想若是蔡家拿到翰林、承上宫学,往后考核评定都有人插手,还不知是哪般如鱼得水

可左右也只是蔡飏想想罢了。赵太保可活得老长呢,往后这翰林、宫学也没蔡家的事儿。

裴钧不理会蔡飏继而又起的冷嘲热讽,此时眼看主厢中等候的冯己如已碎步走来迎他入座,便随手同蔡飏一晃当做告礼别过,这就与冯己如一同走去了主厢,双双揭了主副考官的两道授任文帖,按仪礼请香祭过堂中的孔孟画像,便吩咐下头一句:

“理卷开阅。”

第57章其罪四十三·栽赃(四)

成担的卷纸陆续被杂役抬上来,里头装着的上千份薄薄答卷,便是一个个参科学子的命书了——

是飞黄腾达还是寒窗再读,一切全凭这卷中千千字与阅卷官的眼缘。

阅卷的等级是格外严明的。在监官收卷后,所有卷纸已由弥封官一一糊名,并盖上了“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