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秦将> 第一百零六章:扶苏

第一百零六章:扶苏(1 / 3)

秦王政静静的站在门口,注视着殿中三人。

赵佗满脸尴尬。

他刚才讲的很投入。

扶苏和嬴阴嫚两兄妹也听得入了谜,完全没注意到秦王是何时站在门口的。

「嘻嘻,父王,我和兄长恰巧从这里经过,也是刚进来,刚进来。」

嬴阴嫚跑到秦王政身侧,拉着他的袖子撒娇。

「你呀……」

秦王政捏了捏女儿的鼻子,笑着摇头,他也不戳破少女的心思,目光落到殿中两个少年身上。

当他看到扶苏身上的楚服时,双眼不由一眯。

「拜见大王。」

「见过父王。」

赵佗和扶苏连忙行礼。

秦王政微微颔首,说道:「扶苏,与赵佗一谈,可有收获。」

扶苏点头道:「禀父王,儿臣确实收获颇丰。听了赵君一语,方知前方战事艰辛,士卒劳苦。且那燕王父子女干诈险恶,君邪臣佞,父王灭燕,实则应当。」

「嗯。」

秦王政点了点头,眼中多了一丝欣慰。

扶苏是他的长子,也是他寄予了很多希望的儿子。

只是随着政务的繁忙,秦王政无暇亲自教导,再加上他的母亲赵姬亦无法承担教养长孙的责任。

秦王政只能将扶苏,托付给华阳太后和扶苏的母亲楚妃来养育。

当秦王政奋斗数年,一举开启灭国大战,连灭韩、赵之后,这才松了口气,有了时间来关注自己的儿子。

这一看,却发现自己的儿子,竟像楚人而多过秦人。

华阳太后和楚妃皆来自楚国王族,咸阳城中的昌平君、昌文君亦是楚国诸公子。

在他们的熏陶下,扶苏不仅是喜欢穿楚服,更喜欢读诗书阅帛画,又常与咸阳城中的儒士来往。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扶苏,其身上的特质与整个秦国的风貌格格不入。

张口便是诗书仁义,动辄怜悯黔首庶民,丝毫不提秦法秦律。

这样与秦国社会脱节的扶苏,让秦王政很是头疼,只是因为楚系外戚的势力还很大。

昌平君位居右相,昌文君亦颇有声名,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并没有在这事情上大做文章。

秦王政只是将扶苏身边的儒士们赶走,让他好好研读律法,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更重实际,更像一个真正的秦人。

如今见扶苏兄妹和赵佗相谈甚欢,甚至能说出「父王灭燕,实则应当」这种话,不由让秦王政心中多了一丝欣喜。

这小子以前可是还劝自己要休养庶民的,如今也知道灭燕的必要性了。

「赵佗此子,懂大义、重实际而轻虚名。心存封侯之志,有助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