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干宋> 第二百零六章 被捉的辽妃和辽国公主们(求月票!)

第二百零六章 被捉的辽妃和辽国公主们(求月票!)(2 / 6)

蔡攸,文不成,武不就,不学无术,只会争权玩乐,十足的弄臣,没有半点才能。

白时中,虽然是登进士第,历任吏部侍郎、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等要职,但真正让他发迹起来的原因,却不是因为他的学识和政绩,而是因为他负责编辑地方上奏的各种祥瑞编辑得好,换而言之,他擅长的是熘须献媚,不是治国,更不是救国。

李邦彦,即所谓「李浪子」、「浪子宰相」,也不是什么「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他生长市井,习惯猥亵卑鄙,应对便捷,善调笑谑骂,能踢蹴鞠,经常以街市俚语为词曲,人争相传唱。

近几年来,李邦彦与王黼一直不断争宠,他处处与王黼作对。王黼主张收复燕京,他就反对出兵北伐

王黼在陪赵佶曲宴时,经常亲自登台演出粗鄙节目,以献笑取悦,太子赵桓闻而恶之。

于是,王黼与

赵桓之间便产生了矛盾。

王黼知道赵佶喜欢赵楷,便暗中谋划企图废掉赵桓,立赵楷为太子。

而李邦彦则针锋相对,旗帜鲜明地捍卫赵桓的太子地位。

李邦彦很善于交际,很善于奉承,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官职不断升迁,从秘书省校书郎开始,一步步升迁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直至现在担任了左相。

李邦彦曾说自己要赏尽天下花(此花非彼花,而是青楼之花),踢尽天下球,和做尽天下官。

值此赵宋王朝生死危亡之际,赵佶却用三个弄臣来担任赵宋王朝的最高决策人。

由此不难看出来,赵佶的用人之道确实是存在巨大的问题。

赵佶不再信任王辅,除了因为王黼是谭稹的保举人和后台,两人害得赵宋王朝如此被动以外,更是因为赵佶发现了王黼和梁师成之间的秘密。

也就是,赵佶终于知道了,王黼和梁师成家里有小门相通。

赵佶一下子就明白了,王黼为什么那么懂他。

原来王黼根本就不是他赵佶的知己,只是梁师成给王黼通风报信罢了。

这让赵佶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深深的欺骗。

一直以来,赵佶都觉得他所做得抉择并没有问题,看聪明的王黼总能跟他想到一块去。

所以,赵佶力排众议,破格提拔王黼。

可以说,赵佶对王黼寄予了厚望。

赵佶给王黼的待遇也是最高的,恩宠甚至远远高过不识相的蔡京,不仅赐给王黼宅邸,还亲自给王黼的宅邸命名为「得贤治定」,甚至又亲自给王黼题写了载赓堂、膏露堂、宠光亭、十峰亭、老山亭、荣光斋、隐庵等七块碑额。

结果,王黼和粱师成是真会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