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寒门宰相> 一千零八章 朕支持章卿(两更合一更)

一千零八章 朕支持章卿(两更合一更)(2 / 6)

超过西夏的凉州城和青唐城。

而熙河交引所,自然而然先后超过成都交引所,永兴府交引所,西京交引所,仅次于汴京交引所的存在。

交引所外,整日都是挥舞盐钞,购买大宗商品的商人。

无论是铜钱铁钱到了柜台上都是立即兑换,甚至还有商人愿意以高于官方的价格,用铜钱铁钱兑换盐钞。

钱荒一事在熙河路,甚至整个秦凤转运使路都根本不存在,与邻近闹钱荒的永兴军路,利州路形成鲜明对比。

至于一时用不着的盐钞,也会被存入熙河质库,如今已改名为熙河钞行。

如今熙河市易所,熙河交引所,熙河钞行皆建在新城之中,此城于熙宁十年九月建成,是规模一千五百步城,名字就称为熙州新城。

旧城则是熙河路经略使,熙州知州,临洮县的驻地。

行政和商业分离,这一系列制度都是当初章越亲手制定的。

同时经济决定上层建筑。

为了方便青唐,回鹘,宋三方于贸易之事。

直设了秦凤路市易司,就建在熙州新城里,这市易司与普通市易司不同,是直接隶属于中书门下。

市易司专司熙河路贸易之事。

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就是市易司官员由市易使王厚担任,市易副使则由降宋首领木征(赵思忠),俞龙珂(包顺),及青唐亲宋首领温溪心,温讷支郢以及各一名回鹘,于阗大商人出任。

市易司下面其余还有三十余名青唐,宋,回鹘,于阗商人。

市易司负责审核这些商人身份,只要进入市易司的名单中,便给予对方商队进入熙河路后,享受商品全流通的待遇,同时受到宋朝法律和军队的保护。

同时这些商人还可以对熙河路政策提出建议,并不定时进京向天子或相公们陈情。

市易司的作用并不仅于此,同时他还是实现对熙河路治下的蕃部管理,通过对于大大小小蕃部首领的任命,并通过蕃部质子入熙州州学学习加以控制。

宋人一套管理办法,蕃人一套管理办法。

这是章越借鉴辽国南北院制的制度。

为了避免习俗侵犯,熙河路里划分了蕃人大部族的居住区域,禁止汉人进入。但这些部族必须遵循宋人的法令。而对于蕃部的小部落则用蕃汉混居的办法,各设立一名汉官及蕃官治理。

若由蕃汉纠纷,则由官员或首领报给市易司裁定,而不是熙河路经略司。

作为市易使王厚与青唐蕃部打交道多年,在青唐中非常有人望,他也是沿用了父亲王韶平戎策中的‘合俗’,‘合法’,‘合并’三策。

熙河路经略使府。

与各色人等出入的新城相比,旧城则是戒备森严,严格盘查任何出入,是作为名副其实的边城。

而熙河路经略使府附近,更是精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