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寒门宰相> 九百四十一章 坐而论道

九百四十一章 坐而论道(2 / 3)

观,只讲主观。

章越道:“在下之见与丞相相同,不过又略有不同。人有穷时也有达时,穷时易向恶,达时易向善。江洋大盗也可孝之父母,李世民有违人伦,却也功盖天下。”

章越的话说白了,人的善恶是看条件,也看对象的。

人在资源短缺时便群体陷入内斗,资源富足时就友爱互助。

比如末日文有句经典名言,乱世先杀圣母。

人都快吃不饱肚子,礼义廉耻的标准就很容易放低,人与人之间相互争抢。但是一旦衣食无忧,别说人了,连小猫小狗都照顾得很好。

大部分人的善恶与客观的资源多少密切相关。这也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意义。

同时也看对象,无恶不作的坏人对母亲却是极孝,这并不矛盾,对于大多数人他是恶的,对于母亲他却是善的。

同样李世民对兄长和弟弟就是恶的,但他却对天下人却是善的。

所以李世民不是一个好儿子,好弟弟,好哥哥,但却是一个好皇帝,这就是对象不同,善恶也不同。

王安石见章越对他的性善恶混同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也是认同地点点头,他在文中的注疏处,也正好看了这一段话。

王安石道:“穷则益坚,不食嗟来之食,似颜回那样安贫乐道的,怎能言之?而为富不仁的也大有人在。”

“若依你这么说,由诚字而发,蒙昧于性,那么道德二字何在?”

章越道:“这便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世儒所教的善恶道德,不少实逆人情而为之。所倡的其中都藏着一个大患于己,而其所不许的,其实都为违背道德者提供了好处。”

说白了有些道德提倡你干的,都藏着个坑等着你,反而有些道德不许,其实是里面有个好处却偏偏不分给你。

这恰恰不是中庸。

王安石道:“那么中庸,便是依时依物么?”

章越道:“不仅于此,欧阳公曾言自诚明,不勉中,不思而得,如此再依时依物,简而言之便是顺势而为!”

比如内卷和躺平,比如鸡汤里说通过996达到人生巅峰,所以疯狂地卷,没有方向努力。

或者就是直接躺平,放弃治疗。

要么就是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一会儿卷一会儿躺,最后在卷和躺之间做仰卧起坐,弄得苦不堪言。

说到这里都是一把泪,章越也是过来人。

治国也是如此,无论是桑弘羊还是王安石说的‘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其本质都是从民间压榨资源至朝廷,最后完成鞭挞四夷的目的。变法说白了就是卷。

但国家和人一样,哪能一直996呢?

而司马光,富弼几十年不言兵事,被动地等敌人上门抄家。这就是吃不了变法的苦,就要吃挨打的苦。

躺平后果更不可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