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1 / 5)

当然,苏湘玉也就适时的提出来,自己还想从北京请几个专家到边城的事情。

“那怎么可能啊,咱们可是北京户口,把北京户口牵到边城去,谁要去谁就是傻子。”姓刘的小伙子说。

苏湘玉于是说:“现在报纸上不是天天在说要恢复高考,你就算户口在北京,一直呆在北京,除了养猪还是个养猪。但要真的恢复高考,下农场当过知青,这个履历肯定能替你加分,而且,我们农场不止搞生产,从我一回去,我们还得专门办夜校,免费请老师给知青们讲课,复习高中考程,以备万一国家恢复高考,我们的知青们能立刻参加考试,在北京,你们有这条件吗?再说了,要你真学的好,到时候考到北京,不一样能把户口给带回来?”

办公室里的几个小伙子相互看了一眼,就发现苏湘玉这话说的再理啊。

那么多知青为国家做了贡献,要真的恢复高考,当过知青肯定是能加分的,真要学的好,再考回北京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现在的年青人都还有觉悟,有热血,这不大家一议论,就有好几个人挺心动,想到边城去看看,就算不到农场当知青,总算游历一回祖国的大好河山嘛。

苏湘玉当然也只是说到为止,具体的,还得这些小伙子们一个个的传到养殖厂别的人耳朵里,然后才能再进行下一步的事儿。

“嫂子,北京这些同志可真穷,不止衣服没咱们的好,就连桌椅板凳都是烂的,我再也不羡慕北京啦。”于磊一看着苏湘玉,大大咧咧,就得谈几句自己的感想。

不过,他话说到一半,发现有好几个养殖厂的工人一直瞪着自己,鉴于自己在农场的时候一说话就要挨揍,这家伙现在也有经验了,悄声问苏湘玉呢:“嫂子,我没说错话吧。”

“没有,而且你还得继续可劲儿的吹,把咱们农场的优势和条件都吹出来,最好再给养殖场的同志们多读几首诗,跟他们谈谈拜伦和雪莱,泰戈尔。不过你得记着,吹牛的时候把高占国带上。”苏湘玉说。

于磊摸不着头脑啊:“为啥我吹牛要带着高占国啊嫂子?”

“因为我怕你吹的太过,养殖厂的人要揍你。”苏湘玉说。

既然必须搞几个专家过去,把牛吹出去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这回把于磊带到北京,还真是最佳选择呢。

妻子工作,爱人无聊,而现在又没什么别的娱乐。

苏湘玉是从系统里头给叶向东买了些书回来,让他在车上看着书等自己呢。

工作进行的很顺利,苏湘玉当然开心,就连她的小跟屁虫穆铁也格外的开心。

“下一站,咱得去趟福利院。”叶向东看苏湘玉和穆铁上了车,穆铁急吼吼的来抢水杯,一把夺过来,就把水杯递给苏湘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