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寒门母子> 第四百四十七章 家有万担粮,不养扁嘴王

第四百四十七章 家有万担粮,不养扁嘴王(2 / 3)

说:家有万担粮,不养扁嘴王。

扁嘴王,就是指鸭鹅这些体型比较大的家禽。

这句话虽说比较夸张,但也形象的说明了养殖这些家禽的难处。

养上三两只还好一些,若是养的多了必须要有干净的水源,并且对于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

尤其对于北方来说,大部分农户都距离水源比较远,这使得养殖受到一定的限制。

再有,鸭鹅食量比较大,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在吃,尤其鸭子还是直肠子,走到哪里拉到哪里。

再说鹅,农户们常说,养上三只大鹅顶得上一头猪的食量,喂得少点还不下蛋。

而对于农户来说粮食最为宝贵,一般人家可舍不得养。

即便稍微宽裕的农户,要养也通常圈起来,要是跑出去逮着什么吃什么,把别人家里种的蔬菜粮食给祸害掉也说不定。

还有,散养一两只鸡鸭鹅,都没问题,多了,一只生病就死一群,农户承担不起。

另外从产蛋方面来说,鸭鹅的蛋虽说比较大,但相比鸡来说下蛋少,并且多了一股腥味并没有鸡蛋好吃,这也是人们不愿意养殖的原因。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北方刚被皇帝下旨养殖也才一个月的时间,农户们的鸡鸭都没长大,还看不到对于蝗虫的抑制作用,所以言官们在朝堂上声音亮得很。

但是矛盾依然集中在楚清身上。

上个月御史中丞很是收集了不少几位最嚣张的御史的“黑材料”提交给皇帝,贬谪了不少官员,可是楚清依然是言官们集火的对象。

不止言官,年岁大些的文官也成为主力。

不过,今日朝堂的攻击虽说依旧停留在女子做官、以及养殖给农户带来的负担这个原因上,但本质已经变了。

今日朝堂上讨论的,不是各地养殖鸡鸭费了百姓多少粮食和钱财,而是:凡是楚清干预到的地方,不论南北,灾情均比其他地方轻缓。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吉州,不同的县,竟是不同的灾情。

兴汤县和槐安县是蝗灾和旱情最轻的两个县,而其他地方倒是和京都周围相近。

京都蝗灾较轻是因为京都人口密集,所以蝗虫都在畿县以及相邻州府。

但同是吉州一个州府,竟然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就不得不让人琢磨了。

这话还要从一个多月前楚清的几封信说起。

楚清的信件,除了呈递给密侦司的那份,还有四封,分别是给了新伦州知州宋廷山,吉州知州戚知州,吉州兴汤县徐知县和槐安县尤知县。

同样的信,不同的人不同的对待方式。

宋廷山接到信后,感觉楚清有些过于忧心,但还是当个事办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