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寒门母子> 第四百三十三章 秩序由我定

第四百三十三章 秩序由我定(2 / 3)

和陈二年,成色就差了不少,何况这些人都是把积存已久的、不好再存放的粮食拿出来卖呢。

如果人家说,就收去年的,不收前年的,咋办?不白运来了?

不是不可能,是真可能!

看看眼前,这是多少家粮商!连江南六府的人都来了不少。

站在前排的、高知府派来的几名本地粮商,本想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名头套套近乎,想把那批“泡水粮”高价卖给“宝清盛”,这下也傻眼了。

“大家不要急,”百家兴的声音浑厚有力,给人十足的可靠感,“咱们需求量大,若是去年的粮不够数,我们也收前年的;

当然,我们优先远途大宗交易,毕竟远途运输不易,能运来大批粮食,足见对我‘宝清盛’的信任,我们也自然给予优先待遇!”

百家兴把“我花钱,我说了算”的意思表达的委婉而自然,言外之意,你们排不排队没啥用,秩序由我定。

“宝清盛”的干预,强行扭转了义斌府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原本的卖方市场一下转变成买方市场。

而百家兴说出的交易秩序参考条件——品质、数量、诚意(远途大宗交易),像筛子一样,瞬间使站在前面的几个小粮商不自觉后退几步。

来这里交易粮食的小粮商,通常拿的是自家不好再继续存储的陈年积粮,一来处理积压库存,二来试探高价收购的真实性。

若这一次能卖出去,那么自家储备的好粮食就可以换得更高的收购价格。

说白了,就是“我拿快要烂掉的粮食都能换三百几十文一斗,那好粮食不得五百多文?”的心态。

贮存三年左右的米,不是不能吃,只是口感不好,营养不好;也有贮存不善的,会霉变,就真不能吃了。

但是对于大粮商来说,他们的粮食基本上都在两年之内,因为大粮商资金多,仓储空间以及管理都比较到位,销售渠道广,货物流通也快,所以反倒没有太久的积粮。

就好比现代的超市,越小的超市,进货频率越低,货物积压越多。

在前排的小粮商后退的同时,几位来自江南六府的大粮商往前站了站,神情很是傲然。

腰上缠万贯,任谁的腰杆都会硬啊!

眼前的局势于他们有利。

这个“优先待遇”更使他们窃喜。

去年雨水偏多,江南六府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因此粮食收成不好,他们就没收上多少粮食。

但是他们的存量多,本想趁着灾害发比横财,没想到几年间的风调雨顺,让各地粮仓都比较充盈。

对于受灾严重地区,朝廷用于调解粮价的“常平仓”更是起了足够的作用,让赈济灾民得到可靠的保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