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御史馋猫都察院> 第八百五十二章 一支回忆的毒箭

第八百五十二章 一支回忆的毒箭(1 / 3)

这一点意见,这是这郎中冷眼偷觑到这女人提起嫁人时的那种特异的眼光,而观察得的。

当他这样想时,他取出了打火镰,把那锅残烟,重新地燃上火;由于他这严肃的矜持,却使他的额部,推起了一种像老年人的衰颓的褶皱。——但是,这仅仅是一瞬间的事——他把他的背部,在椅背上靠得更紧一些;一面闭上眼,把他的思绪,送进了冥想的境界。

他开始这样想:“全部的事情,前后聚集起来,可以得到如下的归纳:‘这王熙德,在十二年前,曾用卑鄙的方法,杀害过一个人。五年以后,他无意中,娶了那个被害者的女儿做了妻子。又过了七年,他又遇到了那个被害者的儿子——他的从未见过面的妻舅——他误认他这妻舅,就是十二年前被害者的冤魂。他恐慌得了不得,在醉后吐出了他的隐事。他的妻子,方知自己的丈夫,就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于是,她索性串通了她的哥哥和另外一个人,用种种可怕的方法,加以有计划的恐吓。因之,便演成了许多离奇的事情。”以上便是这件神秘事件的全部的轮廓——

他又想:“在全部的事实中,有好几点,值得注意。第一:那个被害者的儿子,最初出现于王熙德的眼前,分明出于无心,那完全是件偶然的事;直到第三次的鬼魂出现,方始构成有计划的恫吓。第二:这全剧的导演,当然是邱公子;那个吃蹭食的‘活鬼’,料想起来,一定不能构思这种精密的设计,他不过处于演员的地位而已。第三:那个扮鬼的角色,他的面貌,和他十二年前死去的父亲,真会像到一模一样,丝毫无异吗?这问题,牵连着一种心理上的主观的问题:由于遗传的关系,父子之间,面貌大体相像,那是习见的事,并不足怪。至于一定说,像到丝毫无异,那也许不会吧?因为,一个人的记忆上,无论留下如何深刻的印象,经过了十二年的悠长的时间,无疑地,这印象必然有了模糊之处。——这也像那石窟里的佛像,日久以后,样子必然要逐渐淡褪。——不过,由于心头多年的疑影,偶尔遇见相似的印象,便很容易会引起一种心理的错觉。于是,原来只有一分相像的,会扩大成三分像,原来有三分像的,竟会变成八分或九分相像。王熙德所遇到的情况,大概也是这样。第四:这一出戏剧中,所有的道具服饰以及化装等等,怎么会那样的逼真呢?这问题,是容易解答的:因为那个扮鬼的演员,十二年前,亲眼见过他老父逃难时的化装,当然留有相当深刻的印象。在十二年后,要他依样画成一个葫芦,当然并不十分费事。——至于眉心间的钢叉纹与耳朵上的黑痣,也只需要一举手之劳,便能装点起来,格外不成为问题。第五:那么这么一群人包括——夫人慧贞、邱公子,加上那个吃蹭食的鬼——他们为什么,要那样的恫吓着这位在生意场上很有些体面的商人呢?代父报仇,使那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