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御史馋猫都察院> 第六百一十三章 又有一位客人

第六百一十三章 又有一位客人(1 / 3)

聂小蛮把双手抱着左膝。他的两眼注视在杨之谓的脸上,一边听,一边还像在那里思索。

小蛮这时候答道:“不错。照你的话说,凶手确可算得一个好手。他不像是乘虚而来的。在犯案之前,卫员外似乎提前已经有些知觉。但瞧他新近在雇用守卫,就是一个明证。”

杨通判摸了摸自己的大脸,说:“是,我也这样想。不过这一层要是真的,那就更麻烦了。因为犯案的盗贼,事前既然敢明目张胆地通告,他们的党羽一定很多。何况这案子又出在有财有势的卫大超家里,上峰的风势特别紧,我们奉公的人自然也怠慢不得。聂大人,我说句不怕丑的话,我已经将这层由来禀明了秦知府。知府很明确,就记起你来。他说你从前在苏州破获‘“插天飞”’一案,聪敏和目光都了不得。恰巧邸报上又登着你们在这里的消息。我就跟知府说,请你老人家帮帮忙。知府一口赞成,立刻派我来请你。聂大人,这件事要是办妥了,知府一定要重重酬谢你。”

一旁的景墨暗想,好了,这是开始拍聂小烛的马屁了。

其实,官场“马屁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和人性的弱点有关。庄子说:“人心排下而进上。”意思是,人受到批评就会消沉,受到表扬就会高兴。爱听恭维话不爱听批评话,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存在的弱点。

“拍马屁”多以下拍上为最,即透露出官场马屁盖由上权太重,并形成上下级的人身依附关系。古语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造就“马屁文化”的不是献媚者,而是一直未受到有效制约的权力。因为在个人专断盛行的条件下,下级官员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上司手里,往往是“顺者昌、逆者亡”,曲意逢迎者走红,犯颜直陈者倒霉,由此形成了“劣币驱良币”的官场生态。

于是,许多人为了官场生存,不得已而随波逐流,以求自保。

这一次从品级上来说,这个通判大人自然不会是聂小蛮的下级,这一个金陵的御史和一个苏州的通判,自然也互不相属。所以这样猛烈地拍聂小蛮的马屁,自然是有其深意的。

聂小蛮虽不爱参与这些事,却不是不懂事这些事,自然清楚对方话里的话。于是小蛮稍稍拱了拱手,谦谢道:“承蒙你这样抬举,真是荣幸得很。这案子我虽不敢负责,但是若使我有一得之见,自然很愿意从旁贡献意见。将来假如破案了,有什么功劳,那自然也必归给杨大人。”

杨之谓又涨红了脸,用手摸了摸他的大脸,又牵一李他的阔厚的嘴唇。

他笑道:“这话那里说起?我断不敢夺人家的功。聂大人,别多疑。”

聂小蛮笑道:“杨大人,我何尝说你夺功?不过我提起一句,我从事都头,完全是为兴趣和责任心,对于名和利一直很淡薄,景墨兄可以证实我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