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御史馋猫都察院> 第三百八十六章 御书楼巧遇

第三百八十六章 御书楼巧遇(1 / 3)

酒菜摆上来了之后,这马二先生酒倒是不大喝酒,吃起饭来却十分豪迈惬意。

而且那一盘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杭州酱鸭,这马二先生一筷也不曾动得,却是另外叫来了几碗米碗。马二先生先捧起其中一碗,把东坡肉的汤汁先淋了些在米饭上,再拌一拌,然后夹起肥腻腻的一块扔进嘴里大嚼起来,然后又飞快的扒了几口饭。

一碗东坡肉就把两大碗米饭送下了肚,马二先生又把西湖牛肉羹的汤浇在第三碗米饭上,又向跑堂的要了点好咸菜。这拌过的米饭,就着这好咸菜,就如同长江流水,又好似风卷残云,一眨眼之间又是两大碗米饭下肚。

小蛮和景墨虽然都是好吃之人,不过通常只是观色、品香、辩味、尝鲜而已,如今看见这位马二先生如此好味口,不由得暗暗称奇。

四大碗下肚之后,这马二先生算是有些饱了,才与小蛮并景墨推杯换盏起来。

三人聊了些杭州风物,可是身在西湖不自觉地又谈到了苏东坡、苏学士身上,景墨问道:“苏东坡热爱着自己缔造的美,比如这美丽的西湖,和一切受他庇护的小民百姓。他把自视清高的理想主义置换为温暖的人间温情,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数百年之后一提到东坡先生,总会引起亲切敬佩的微笑。

本来官衙位于杭州中心,但东坡先生却喜欢在较为诗意的地方办公。他常常在寿星院办公,因为那里景色如画,看公文不在寒碧轩,就在雨奇堂,雨奇堂即从苏东坡的诗篇“山色空濛雨亦奇”而得名的。有时,东坡先生办公的地方更远,是离杭州城十里或十五里以外的山里,有时竟将办公桌直接搬到西湖边上。据《梁溪漫志》记载:伴着杭州城的湖光山色或西湖的烟波浩渺之气,苏东坡谈笑间就将一天的公事办完了。落日余霞,苏东坡骑马回家,街道旁总是拥簇着想一睹大名鼎鼎的苏才子芳容的民众。”

马二先生感叹道:“读书之人,首在举业,夫子在而今, 也要念文章、做举业,否则,哪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只恨小可愚鲁,连举人也不曾中,不然如东坡先生一般造福一方百姓,岂非大慰平生的快事?”

聂小蛮道:“马兄大有古君子坦荡之风,更兼心中以百姓为念,我看来绝非久在人下之人,早晚必得高中。”

马二先生谦虚了一回,景墨又道:“说起造福百姓,我在宋人笔记中还读到过一个关于苏东坡断案的故事,不知道二公可有兴趣。”

小蛮听到“断案”二字,自然好奇心大起,便道:“哦,愿闻其祥,快快讲来。”

景墨把杯中酒一饮而饮,然后才说道:“宋人笔记《春渚纪闻》里就记载这样一个有趣案件:一绸缎商将一个扇子商诉至衙门,原来扇子商曾经向原告绸缎商借了大约价值两万钱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