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北宋大相公> 汴梁时月 第四百九十一章 误会解除

汴梁时月 第四百九十一章 误会解除(1 / 6)

汴梁。

从鸟巢到陆府,应该说是外城到内城的关系,虽说距离不算远,但是马车也要行驶一段时间。陆垚在车上不断思考着,该怎么样缓和韩韫玉和曹菡的关系。按理来说,现在宋代正室妻子对妾室动粗,可以说丈夫是没有权力去管的。不过陆垚相信,韩韫玉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应该不至于到对曹菡动粗的程度。更何况,曹菡是有一些功夫在身上的,如果真的动起手来,只要曹菡不愿意,一时间也没有人能奈何得了曹菡。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陆垚想起之前曹菡对自己说的话,只要在她能接受的范围内,为了陆垚,她都是可以忍让的。哪有什么接受的范围,到时候曹菡一定是会顾全大局的。想到这里,陆垚的心又凉了半截。

他想起了一些在宋代十分流行的神怪传说。

在宋朝时候,广泛流行紫姑信仰,它来源于中国民间流传的紫姑传说。这个传说,讲述就是紫姑神,相传她是汉高祖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当戚夫人被吕后在厕所虐杀之后,人们也很怜悯这一个被冤死的妃子,就祭拜她为厕神。之后,就演变为有关于妾的紫姑神。

紫姑的来历,最早可以在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在南朝之后,紫姑传说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迎送紫姑活动也变为频繁。在唐代之后,紫姑形象也变得丰满起来。在宋朝之后,这个传说故事越演越多,也越来越受人欢迎。在宋朝很多文人士大夫的笔下,都有许多紫姑故事的版本。从他们描述中,可以看到对妾身世的怜惜与无可奈何。

如在文豪苏东坡的笔下,紫姑是一个很受主公(家里的男主人)喜爱,却经常遭主母(正妻,也就是大老婆)虐杀的女子。故事是这样的:

“妾,寿阳人也,姓何氏,名媚,字丽卿。自幼知读书属文,为伶人妇。唐垂拱中,寿阳刺史害妾夫,纳妾为侍书???????????????,而其妻妒悍甚,见杀于厕。妾虽死不敢诉也,而天使见之,为其直怨,且使有所职于人间。盖世所谓子姑神者,其类甚众,然未有如妾之卓然者也。公少留而为赋诗,且舞以娱公。”

苏东坡在这个故事中描绘的何氏,是一个才华横溢、知书达理,很受男主人喜爱,引起正妻嫉妒的妾。由于正妻的悍妒造成了何氏的死,深受神仙的同情,在天空中变为了紫姑神,保佑人世间女子的平安。当时文人就是借助于紫姑神来反映妾婢在家庭生活的凄惨生活,也表达对妾生活的同情和怜悯。当时人们在讲述紫姑传说故事的时候,更带有一种道德上诉求,希望通过舆论压力缓解妻妾之间紧张的关系,对虐待的妾婢更带有一种情感的倾向。

另外,一篇《妾薄命》的诗词也出现在了陆垚的脑海当中。

宋代巨鹿王氏,自幼美丽聪慧,富才艺。成年后,因家贫,嫁给同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