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北宋大相公> 汴梁时月 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策

汴梁时月 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策(1 / 6)

陆府之中。

这是陆垚第一次以如此诚恳和谦卑的态度来向自己的父亲陆盱请教,原因是明天的这个时候,自己要去到樊楼赴宴。而名为赴宴,实际上是皇帝赵祯授意范仲淹、晏殊、韩琦等人举行的一场大臣们的集会。当然,并不是所有臣子都能够出现在这种场合之中,就说陆盱、韩永合、曹佾这三位就没有被邀请,范仲淹和晏殊邀请大臣的时候,也都是选择的年轻一辈,有政治头脑和高智商的人才有资格赴约。虽说陆垚在政坛并没有做出什么样的措施,但是这些日子以来,陆垚在商业、美食业以及蹴鞠大赛中的表现,已经足够惹人注目了。陆垚其实一直有个疑问,到底是范仲淹等这三个人执意让自己去赴宴,还是说赵祯指定自己必须到场的呢?

既然已经知道这宴席是皇帝授意举办的,陆垚自然要去。但是自己决定要去之后,到了宴席之上如何发言,就又成了个问题。不用陆盱告诉自己,就算是个傻子,都知道陆垚此去宴会,是一定要被问到如何看待这次范仲淹和西夏的谈判的,而陆垚的发言,可能对于范仲淹此次出使并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后者也不一定会听从陆垚的建议。但是问题的关键点在于,陆垚说出去的话,一定会被其他人听到,作为马上要参加殿试,正式进入朝堂之上的陆垚来说,说出去的每一句话都要细细思量,不能让人抓到把柄。

虽然身为现代人穿越过来,但是陆垚也十分清楚,自己对于古代官场的这一套的了解,还是局限于上学时候老师告诉自己的,但是一旦自己亲身进到官场之中,可就远远没有书本上和史书上写的那么简单了。史书上只写了此人犯了什么罪,如何深思,说了什么话,但是它并不会告诉你,说出去的话会造成什么后果,而这个人的死亡,真的是因为犯了这个罪么?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这当中的隐情有多少,陆垚已经不想去深究。既然自己是一定要趟这趟混水,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此时,他能够相信的,也是唯一能帮到他的,也就只有自己的父亲,陆盱。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陆垚出现在陆盱的书房当中,向他请教明天的应对之法。

为官多年,见惯了朝堂波诡云谲的陆盱自然心中也清楚,明天的宴会,说是鸿门宴确实是有些过分,但是只要陆垚一招不慎,便会影响日后的整个仕途。

于是,陆盱多加思索之后,便问道:“你对当下西夏那边的事情,了解多少?”

陆垚一听,立刻开始从脑海中搜索起了那段时期的历史。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宋景祐五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在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亲信大臣的拥戴下,在兴庆府南郊筑坛,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国号称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并大封群臣,追谥祖父和父母谥号、庙号、墓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