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卷一 风起南阳 第111章 顺阳骑射

卷一 风起南阳 第111章 顺阳骑射(2 / 4)

接下来几日,吴咏带着这群少年开始做各种宴席,本来他还打算乘着大家热情高涨,将他们都带出师呢,没想到昨天却接到朱里典的通知。

“从明日起,你们都要早起,参加里中的骑射训练。至于宴席的事,你将他们轮流分配一下,每日五人去做宴席,剩余的人都留在里中训练。”

说着,朱里典又严肃地对吴咏说道:“尤其是你,每日更要多加训练!你现在这么出名了,连马都不会骑,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自打吴咏立言救助流民之后,乡亲们早已不拿他当孩童看待。如今他名气越来越大,朱里典对他的要求也愈发严格起来。

吴咏当时是真的有点懵,原身的记忆中是一点关于骑射的知识都没有。

好在朱里典知道他的情况,及时给他做出解释。

原来这二月的顺阳骑射是一个不成文的传统,至于源自什么时候,朱里典也不清楚。而骑射的目的就是要引导教育少年人要自强不息。

这时不比后世那么安全,不仅山林中有各种猛兽横行,而且还有各种盗匪作恶攻击乡里。最要命的是,每个成年男子都要有一年的屯戍之役。

近些年羌族不断侵袭汉朝的西域地区,导致去屯戍之役的人,经常有很大的伤亡。因此时下的人们才会对骑射训练比较看重,毕竟这以后都是能救命的技能。

所以吴咏听完,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发誓要好好练练骑术,说不得以后就能跑得比别人快。

第二日,天公作美,又是一个晴朗天,此时风和日暖,正好适合练习骑射。

吴咏到达广场时,已经有很多人拿着弓箭、长矛在练习了。

看到吴咏过来,朱里典招手将他叫到面前,笑着对他说道:“咱们这里的马匹不多,我今日特意给你留了一匹,你今日就好好练习一下骑马。”

吴咏知道他说的是实情,这时马可是一种战略物资,能有一匹马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整个复望里也就不超过五匹马,其中卓文宣和朱里典家都有。

朱里典手中的这匹马,已经算是一匹老马了,脾气温顺,正适合吴咏这样的新手练习用。

围着老马转了一圈,吴咏惊讶地发现,不仅马背上有马鞍,马的腹部两边还各有一个马镫。只不过都是藤条做的,上面还裹着一层皮革。

吴咏没想到这时都已经有马鞍和马镫了,不禁有些好奇地问朱里典:“叔父,这马鞍和马镫怎么都是藤条做的?为什么不使用铁制的?”

朱里典瞪他一眼,没好气地开口道:“做兵器都不够用,哪里能有这么多铁来做马鞍和马镫!你知道当今天下有多少匹马吗?若是都装上铁制的马鞍和马镫这又是需要多少斤铁!朝廷当年也不是没有这个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